蓝藻污染科普微课

视频脚本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助教小惠。
今天,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20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
让我们首先从蓝藻说起。
蓝藻是一种古老的水生生物,是地球上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之一。
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地球从无氧到有氧的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蓝藻水华”,释放毒素,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07年的那个初夏。
当年5月,太湖流域遭遇罕见高温少雨天气,湖水温度飙升到30℃以上——这给蓝藻危机的爆发按下了“加速键”。
起初,无锡市民纷纷发现自来水中有烂菜叶臭味。环保局紧急检测发现,湖水中溶解氧趋近于零,氨氮超标25倍,每升水里含有的藻类数量超过5000万个,微囊藻毒素超标47倍。因此,取自太湖水的自来水厂只好都停止供水,当地数百万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随后,因为大量蓝藻堵塞了取水口,市政部门开始对自来水管道进行紧急抢修及清洗,但管道清洗时流出的黑水让居民更加恐慌。再后来,太湖湖面被蓝藻覆盖面积达 800平方公里,这相当于120个西湖,腐烂藻类释放的硫化氢气体,让湖边公园成了“无人区”。
这个事件成了许多无锡人记忆里的伤痛,这场“水噩梦”不仅是自然的反噬,更让我们看到,
环境问题从来不是遥远的危机,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现实。
为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