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微课堂
有言用户
此语文写作系列微课堂为大家带来课堂写作的教师方法论。
视频脚本

老师们,大家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关于学习成果可视化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后,同学们按照单元研习任务的要求会编辑一本红色作品集。他们要为作品集拟一个恰当的书名,确定合理的分类标准,还要考虑编排方式和装帧设计等。

在每篇课文正式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先为课文配一张插图在单元学习之后学生可以依据对单元的整体理解再为作品集制作封面或者为推广作品集制作宣传海报。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要求下的不同绘画作品作出评价。通过画作,来评估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那么,班级中的每位同学既是学习者,又是评价者。因此,他们需要对课文的形象、手法、结构、主旨等进行准确的理解才能品评其他同学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主要呈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的帮助下,学生会按照一定的逻辑,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赏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适时地提供专业指导。

在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修改。最后,被推选出的作品就可以被收录在作品集中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中,对课文的解读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忽略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去追求学习成果的美观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对可视化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如果为《荷花淀》的第一自然段配一幅插图,不同的工具生成的画面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这样的如果为“苦难与新生”这个人文主题配一幅图,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二,我们也需要提升和工具对话的能力比如,为在学习成语时,我们可以为成语配一幅画。但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画面像一个存在望文生义问题的学生。就像为车水马龙画一幅画,会是这个样子。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抽象含义后,再通过准确的指令让人工智能画出一幅准确的画作,以检测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这样的训练也可适用于将抽象的情感或哲理转换成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在诗歌鉴赏中,这样的活动还是可以生发出很多意趣的。

第三,除了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局限,我们也要善于利用一些工具的优长,综合使用各种工具为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服务。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呈现一个传统的成语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一个词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分析它们的词性以及词义。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有活力但是,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还是要服务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是学生的陪伴者、指导者不要用大量的提问和讲解占据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

老师们,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老师们再见!

为我推荐
微信咨询
预约演示
AI
干货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