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选题讲解

今天我们来讲解2020新高考1卷的作文,本篇文章主要从两个部分入手,下面材料给材料分层,第一个方面,距离方面: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带来了诸多物理上的距离。比如,人们居家隔离,减少外出,这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幅减少;娱乐、体育场所关闭,以往热闹的聚会、活动都被取消,我们无法像往常一样和朋友、家人在这些场所欢聚;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以往去政府部门办事,大家会在办事大厅排队等候,如今通过网络办理,减少了人员聚集;学校开学推迟,同学们不能在教室里一起学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只能通过线上方式交流;公共服务场所设置 “一米线”,这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让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这些距离的产生,都是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第二个方面联系方面:尽管疫情让我们在物理上拉开了距离,但同时也密切了人们在情感、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城乡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他们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了温暖的联系,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医学专家实时在线,为大家提供科学的抗疫指导,增强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专家与大众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了知识与信任的联系;快递员顶风冒雨奔波,司机夜以继日运输物资,保障了物资的供应,他们与商家、消费者之间维持着社会运转的联系;教师坚守岗位,通过线上教学传道授业,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联系从未中断;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抗疫中的温情和力量,让大家看到了疫情之下无数感人的故事,他们与广大民众之间建立起了信息与情感的联系。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关键在于不能将 “距离” 与 “联系” 孤立地看待,而是要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防疫措施带来的距离,反而促使了人们在其他方面联系的加强 这篇作文题适合多种文体。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可以先提出自己对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的观点,比如 “疫情虽拉开了物理距离,却紧密了情感联系”。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如列举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不顾危险救治患者,体现出他们与患者之间超越距离的职业联系和关爱;再列举社区志愿者为居民服务,展现出邻里之间在距离下的互助联系。可以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清晰,段落之间过渡自然。 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可以通过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疫情故事来体现距离与联系。比如,讲述自己的父母作为社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虽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物理距离远了,但他们通过为社区居民服务,与居民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自己也从父母的行动中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记叙文要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生动性,通过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 若选择写散文,可围绕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疫情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如 “城市的街道空无一人,往日的喧嚣被寂静取代,这是疫情带来的距离;然而,那一盏盏为医护人员亮着的灯,那一句句在网络上传递的加油声,又将人们的心紧紧相连”。散文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意境的营造,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对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 下面在给大家说一下写作的注意事项 1.紧扣主题: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牢记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这个主题,不能脱离材料和主题进行写作。无论是举例还是论述,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避免偏题。 2.避免内容空泛: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疫情中的现象,或者空喊口号,要深入思考距离与联系背后的本质和意义。比如在写医护人员的事例时,不能只是说医护人员很辛苦,要具体分析他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和联系是如何体现的,这种距离和联系对患者、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展现个人思考:要在作文中体现出自己对疫情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结合所见所闻,写出真实的感受。比如,你可以写自己在居家隔离期间,通过与邻居在阳台上互相打招呼,感受到了距离中的温暖联系,这种独特的经历会让文章更具个性。 4.注意语言表达: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在论述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引用名言警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文采。比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就可以用来形容疫情中人们虽有距离,但情感联系依然紧密。在叙述事例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拖沓。
这道作文题虽然紧密围绕疫情,但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最后我告诉大家的是高考出题方向和作文要求:是一点四面三靠近:一点:立德树人 四面:1、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用与体)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 3、创新意识 (重点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4、法治意识 三个靠近:一靠近时代,二靠近高中生,三靠近社会、国家民族及国际。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讲解,能够对这道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写作时能够紧扣主题,展现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好了,今天讲解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