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研学官阿拉蕾。今天是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今天,我将带着你一起感受古代画家笔下冬日的魅力,领略那些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宋代崔白的《寒雀图》。在这幅画中,小雀散落树间,给冬日带来灵动生机。画家崔白以干湿兼用的墨色、松动灵活的笔法绘制麻雀及树干。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树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晕染而成,无刻画痕迹,区别于当时花鸟画流行的平和、富丽风格。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王冕的《墨梅图》。这幅画以梅花为主题,王冕开创了老树繁花的经典图式,融入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画中梅花一枝横斜,枝条茂密,枝头缀满梅花,分布有韵律感。画中题诗一首,为梅画增添了新的内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咏梅诗正是王冕题于自己画作上的。它不仅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更激励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清冷冬日,除了欣赏美景,取暖御寒也是头等大事。在数千年的生活历练中,人们研发出了一系列“取暖神器”。火盆是古人冬季常用的取暖工具。在《西湖吟趣图》中,主人公林逋正伏案赏梅,
案旁的小童则将双手摊开,手脚并用地烤着火,享受着炭火带来的暖意。火盆中还插着像筷子一样的东西,叫做火箸。炭火燃烧一段时间会产生灰,用火箸来拨灰,才能保证炭火充分燃烧。这些智慧的发明不仅帮助人们抵御严寒,更体现了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不止炭火,棉衣、貂皮也是极重要的御寒物资。在宋代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中,白雪覆盖山峦、屋顶,树木枝头挂着晶莹的雪花,一条小径蜿蜒向前,出行变得极为艰难。
拱桥上,带着帽子的男子在侍者的陪同下前行,他撑起伞抵挡风雪,厚实的长袍、保暖的靴子正驱散着冬日的寒冷。
又是一年冬来到,紫禁城的屋面上瑞雪皑皑。在《万国来朝图》中,乾隆皇帝在袍服外穿着端罩一件。端罩长及膝,常见的有黑狐、紫貂、红豹皮等几种材质,手感柔软,保暖性强。此外,皮帽、棉袜、厚底线靴也是户外保暖的必备之物。这些服饰不仅彰显了皇室的尊贵,更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美好祝愿。
通过这些画作,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冬日美景,更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