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课程制作太痛苦怎么办?
知识迭代速度太快,内容生产效率跟不上如何解?
头部外企培训内容制作效率为何能飙升150%?
近期,有言和梅特勒托利多专业技能学院负责人刘海翔进行了一场连麦直播,深入探讨了企业培训的痛点和问题,刘海翔老师分享了他用有言AI数字人,提高培训内容制作效率和质量的“独门秘籍”。
梅特勒托利多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上市公司、精密制造业领域的头部外企,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家企业的“培训之道”。
传统培训的“三座大山”:耗时、耗人、耗钱
在AIGC的工具介入之前,梅特勒托利多的培训体系遵循“10-20-70学习法则”(10%自主学习、20%向他人学习、70%经验学习)和OMO混合模式(线上微课+线下研讨+实践项目)。
这种传统的培训体系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暗藏着三大痛点:
1. 课程开发如“磨豆腐”:从需求到上线平均耗时3个月
“开发一门10分钟的微课,要经历启动、内容制作和视频生产三大阶段,每个环节都像‘闯关’一样。”刘海翔举例表示,传统的培训内容制作往往有三个阶段:
- 启动阶段:需确定受众范围、更新频次,仅“是否用微课形式”就可能反复讨论一周;
- 内容制作:邀请技术专家萃取经验,整理成脚本和PPT,平均需要20小时;
- 视频生产:找配音、做动画、逐帧剪辑,10分钟视频大约耗费100分钟,若脚本修改,需从头再来。
在知识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可能花3个月好不容易做完一门课程,但上线一个月后技术再次迭代,这门课程又得推翻重做,培训内容的更新速度可能总是落后于业务需求。
2. 时间紧任务重,内部经验难沉淀
通用型技能(如组织和项目管理)往往可以采购外部课程,但行业专业技能(如精密仪器研发流程)只能靠内部沉淀。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依赖“老师傅”的隐性经验,但这些知识散落在个人实践中。“如何将内部流程、工艺数据从‘单一信息’转化为‘可复用的数据资产’?这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命题。”刘海翔透露。
但企业内部业务精英的时间成本宝贵,往往精力都在本职工作上,录制课程需协调档期,更新迭代更是难上加难。
3. 视频制作流程多、门槛高,企业培训师被逼成“全能选手”
“盯着静态画面两三分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刘海翔举例表示,传统视频的“PPT+配音”培训模式易容易让学员产生疲劳。但制作多机位、多角度的视频,意味着更高的培训视频制作成本和更长的周期,此外,企业培训师也很难同时精通拍摄录像和剪辑后期,即便拥有一身本领,时间都用在了制作上,哪还有精力去打磨培训的核心内容。
制造业 X AI数字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传统培训就像‘手工作坊’,而AI数字人让我们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刘海翔说。
2024年9月,刘海翔在培训行业的展会上,第一次看到魔珐有言的3D数字人视频:高质量的超写实3D数字人,好莱坞级别的“演播室”场景,堪比真人的多语种音色,流畅的多角度和景别的3D运镜……
在展会上成功被“种草”以后,作为梅特勒托利多专业技能学院负责人,刘海翔做起了AI数字人工具的深入调研,在对比可国内外多款产品后,梅特勒托利多最终选择了有言,并在接下来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培训内容质量和效率的双重升级。
1. 效率飙升:从100分钟缩短至40分钟
以10分钟微课为例,刘海翔透露,用传统模式制作一节课需100分钟,而有言将周期压缩至40分钟,效率提升150%,他还分享了独家的“有言六步法”:
- 脚本通读:花5分钟校对,避免后期返工;
- 画面设计:在PPT中添加动画、数据标签等元素;
- 选择3D场景:常用“办公室+书架”或“金属镂空大屏”背景(符合制造业调性);
- 选择AI数字人形象和音色:海量AI数字人形象任意选;
- 镜头编辑:一键生成视频,支持自定义镜头编辑;
- 生成导出:修改脚本实时更新视频,无需重新渲染。
2. 体验升级:从“枯燥PPT”到“沉浸式学习”
“有言的细节设计很打动我。”刘海翔举例表示,有言有文案AI纠错功能,可以自动识别脚本错别字,减少80%返工。
此外,有言的AI数字人支持自定义“捏脸”,很多讲师会捏一个和自己接近的形象,提升亲切感和熟悉度。不久后,有言还将上线“图生数字人”模型,培训师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获得自己专属的3D数字人形象。
最重要的是,有言的培训课程非常受企业员工的欢迎。梅特勒托利多的内部员工偏爱“活泼风”的AI数字人,“体育解说员”音色十分受欢迎,活泼的形象+情绪高昂的银色,能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内容的消化理解度。
刘海翔说,内部新员工培训课程,完播率从65%提升至89%,两门AI相关课程获4.9分(满分5分),有超过600多人次的学习。
3. 案例实战:3小时线下课→20%修改→AI数字人微课
在使用有言的过程中,最让刘海翔印象深刻的是,是翻新一门“老课程”的经历。
企业曾有一门外部采购的专家老师线下课即将到期,重新采购的话,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和预算。
“当时我们跟老师商量,想尝试一下用AI的方式,看能不能把这些内容变成一个微课。”
于是,刘海翔把这门线下3小时的课程,通过录音的方式录了下来,再结合AI工具和PPT ,把每一页生成一个脚本,最后用有言做成了一门微课。
“我只调了20%的内容, 再给老师去做审稿,老师微调了几个小的概念,我们就对外发布了,反馈也非常好。”
刘海翔总结道,“通过有言做微课的形式,让一个栩栩如生的AI数字人,站在3D场景的讲台上跟大家去分享这些课程的内容。它节省了是说我们前期去准备课程和做课的时间,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其没有消耗太大的精力去投入在做课这件事情,而是有更多的精力提升内容本身,老师拿到这门课程作为他的授课教案之后,他也非常开心,我们都很有成就感。”
有言X培训行业:当AI数字人成为“首席培训官”
梅特勒托利多的实践是AI重塑培训业的缩影。有言不仅仅是一款强大的AI数字人工具,更是让培训内容“活”起来的“魔珐”。
回顾企业培训发展历程,1.0 时代以线下培训为主,虽现场学习体验佳,但因讲师知识与授课能力有限,企业规模扩大后难以实现大规模培训;2.0 时代互联网兴起,e-Learning 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但学员互动不足、内容生产难以跟上业务变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今,进入 3.0 时代(即 AI 时代),企业培训应当融合1.0时代的互动性,又具备2.0时代的灵活性,并攻克内容生产难题,同时注重培训过程的“互动与感知”的体验。
魔珐科技创始人柴金祥教授认为,企业培训的未来将指向具备生动形象、出色表达能力并拥有强大智能 “大脑” 的 AI 数字人。知识体系的沉淀也将从文档→PPT→视频→直播,最终沉淀到AI数字人的身上。
在我们和梅特勒托利多采访的最后,刘海翔老师这样向同行们推荐有言:“多用!用多了就好玩了。当你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会觉得是不是做这(AI数字人视频)好高大上?担心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但只要用了你就会觉得(有言)真有意思。”